多地公开七夕结婚登记数据

结婚产业观察·2024-08-12 00:00
1838
据《结婚产业观察》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1日17时,共有14个省市公开七夕结婚登记数据,2.4万对新人办理结婚。

在刚刚过去的8月10日七夕节,各地婚姻登记部门开启“为爱加班不打烊”。目前,各地结婚登记量正陆续公布。

部分省市七夕结婚数据

据《结婚产业观察》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1日17时,共有14省市公开七夕结婚登记数据。

广东:4803对

据南方新闻网报道,在这个充满中国式浪漫的日子,广东再次迎来婚姻登记小高峰,8月10日当天共结婚登记4803对。而在2023年8月22日的七夕节(周二),广东全省共结婚登记7849对,“跨省通办”结婚登记1608对。

从省内分布上看,今年七夕广州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1290对,较去年的1163对增加10.92%,七夕节高峰日婚姻登记量创历史新高;今年七夕深圳全市共办理婚姻登记1063对,较去年七夕的1004对略有增加。

湖北:3899对

七夕”,恰逢周六,为满足新人们七夕节结婚登记的需求,全省95个婚姻登记处正常上班,为爱“不打烊”,共办理结婚登记3899对。

贵州:2077对

今年“七夕”恰逢周末,为满足广大群众在当天办理结婚登记的需求,贵州省各地婚姻登记机构提前发布预约计划,为有需求的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七夕当天,全省共2077对新人领取了结婚证。

上海:1982对

8月10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佳节,又恰逢周六,上海全市共有1982对新人登记结婚。在2023年的七夕,上海当时迎来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后的首个结婚登记小高峰,共计1338对新人喜结连理。

内蒙古:1676对

“人间七夕是佳期,喜见鸳鸯结荔枝”。8月10日正值七夕节,不少新人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当日内蒙古共办理结婚登记1676对。

据内蒙古民政厅早前消息,2023年的七夕节,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3503对。

广西:1619对

据《南国早报》消息,今年七夕节,截至8月10日下午6时,广西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1619对,其中,南宁总计323对。

而在2023年七夕节当天,广西全区登记结婚共3578对,其中南宁市为488对。

湖南:1535对

8月10日,七夕节,长沙市各区县(市)的婚姻登记中心放弃休息、为爱加班,并为新人们准备了充满中式浪漫的惊喜。据省民政厅统计,截至8月10日17时,当天全省共有1535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

其中长沙共办理婚姻登记988对,相较于2023年的1046对下降约5.5%,比2022年的583对增加约69.4%。

南京:1486对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当天下午5时,南京市有1486对新人“集结”领证结婚。

七夕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2022年,617对;2023年,1109对……这几年,选择在七夕节领证结婚的人数在攀升,说明年轻人越来越青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合肥:1205对

截至当天下午5点,合肥全市共有1205对新人喜结连理(含1例涉外),结婚登记数量是平时的5倍。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30297对(含涉外),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3%。

济南:844对

据济南市民政局相关部门统计,8月10日,全市有844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青岛:793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情侣在一个月前就把登记结婚时间定在七夕节。当日上午,全市共有793对新人登记结婚。

苏州:693对

根据市民政局统计,苏州市婚姻登记处不打烊,共为693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服务。据悉,2023年七夕至2024年七夕,苏州共办理结婚登记54258对,其中内地居民办理结婚登记54024对,涉港、澳、台、华侨、外国人结婚登记234对。

哈尔滨:586对

8月10日是传统节日“七夕”,哈尔滨市迎来结婚登记小高峰。截至当天15时,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586对,是日常登记量的两倍。

兰州:440对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七夕”全市累计办理结婚登记440对,举办集体颁证仪式10场。

中国人真的不结婚了?

多地民政局“为爱加班不打烊”,然而步入婚姻的中国人可能越来越少了。

近日,民政部发布的《2024 年 2 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 343 万对,离婚登记 127.4 万对。其中,今年上半年的结婚登记数仅为 2014 年同期 694 万对的一半左右,创下近十年新低。

通过往年的数据来看,除 2020 年受疫情因素影响,近十年来上半年结婚登记数普遍高于下半年。人口学者何亚福据此推算,预计 2024 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约为 660 万对,这将是自 1980 年以来的最低值。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是,适婚年龄人群在逐渐减少。从 2014 年到 2022 年,20-40 岁的人口已经减少了 5509.9 万人。而在现有的适婚年龄人群中,男多女少的性别挤压情况严重——2021 年,20-40 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 1752 万人,性别比是 108.9。

尽管有这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年轻人的婚姻观念的确在逐渐改变:“不婚不育保平安”“单身摆烂”等种种调侃层出不穷。

中国人真的不结婚了?从终身不婚率来看,不结婚的中国人仍然只是少数。

人口学计算总和生育率时,将女性生育年龄上限定为 49 周岁。因此,国内一些研究者将 50 岁及以上的未婚人口界定为终身不婚群体。从 1990 年到 2020 年,中国人的终身不婚率始终在 2%以下。

与同处于东亚文化圈的日本相比,我国的普婚特征更为明显。2020 年,中国男性的终身不婚率为 3.25%,女性的终身不婚率为 0.24%。而日本已经进入了“婚姻冰河期”——2020 年,男性终身不婚率高达 14.1%,女性终身不婚率也有 7.71%,而 20 年前的这两个数据还分别只有 4.85%、3.93%,增长相当迅猛。

此前,日本国家统计局将“50 岁未婚率”称为“终身不婚率”。若运用此数据,日本的终身不婚现象将更加明显——2020 年,日本男性 50 岁未婚率为 28.25%,女性 50 岁未婚率为 17.81%。

而像美国等国家的终身不婚率也同样远高于中国。2020 年美国人的终身不婚率为 8.92%。目前来看,中国仍是一个“普婚”国家,而非“世界单身大国”。

结婚登记数减少也意味着结婚率下降。

从 2013 年到 2022 年,全国多地结婚率大幅下降。安徽在近十年中结婚率降幅最大,仅有西藏的结婚率出现增长。

经济学者任泽平在《中国婚姻报告 2021》中提到,中国“深度老龄化”的省份包括安徽、四川等,这些省份受到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如果长期存在人口流出,则结婚率下滑更加明显。

如果只看 2022 年各地的结婚率,河南、贵州、西藏等地的结婚率最高,而上海、福建等地的结婚率最低。

人口学者何亚福曾撰文写道,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结婚率越低。部分一线城市结婚率较低是受到外来人口较多和房价较高等因素影响,而像是西藏等地区保留着传统婚育文化,并且当地结婚成本较低,比如彩礼要求不高、房价较低等。

结婚率降低,除了与适婚年龄人群减少等因素有关,还受到婚姻观念转变、初婚年龄推迟等因素的影响。

2020 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为 28.67 岁,比 2010 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 岁)推迟了近四岁。翟振武曾指出,就算这批年轻人中的绝大多数最终都会结婚,但作为时期数据的结婚登记数却会因为婚龄的推迟而进一步缩小。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澎湃新闻;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澎湃新闻;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