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产业观察

婚嫁平台“死穴”: 众包的个性化服务,在制造痛点

2015年,一个“互联网+”的风口,把无数着了魔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吹向了婚嫁产业。

148482062274560700_a580xH

他们大多对婚嫁业毫无从业经验,或是在经营中走投无路,便摇身变成高举“颠覆大旗”的互联网新贵,开口闭口就是这个行业需要被颠覆,那个行业有很多痛点盲点。

 婚嫁产业,“中介”到底是谁?

互联网热中红极一时的O2O,在经历了死伤过半后,评价O2O是伪命题的观点又扶摇直上。诚然,在婚庆这个领域谈消灭中介,首先要弄明白“中介”到底是谁?

很多创业者认为中介是婚庆公司,但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婚庆公司虽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利,但它却是这个行业里的品牌厂商,担负着产品研发、生产分包、终端销售与售后服务的职能;而婚庆公司的供应商则是产业链中的原材料厂和配件加工厂。现在很多O2O企图消灭厂商,让手工业者去处理原材料,甚至为消费者提供零配件,这是行业的进步还是倒退呢?

虽然未来的生产趋势指向众包,但我们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善、婚庆行业的从业资格认证还没有建立,对于这样一个超低频、重度消费、重体验和决策的行业来说,依靠分散的个人生产和服务,能够真正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保障?

德国工业4.0将物联网、服务网等信息物理系统融入制造业,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向用户定制生产转变,而婚庆行业岂非原本就是用户定制生产?婚庆归属于服务业,激烈的竞争让消费者非但没有痛点反倒被商家惯坏。

O2O平台鼓励消费者参与生产,其实是在为消费者制造痛点,对于结婚这件事很多互联网人的理解存在几个误区:

误区1:认为一辈子一次的事情,消费者没有花不起钱,只有值不值。

其实消费是以家庭收入划分层次,花得起就是花得起,花不起就是花不起,该买小米的不会因为苹果好就人人都去卖肾。所以消费者首先要寻找买得起的产品,然后才关注产品值不值。

婚庆行业一个畸形的现象就是消费者大多虚报预算,骗到方案再砍价;而对于定位远在自己消费力之上的婚庆公司,产品再好消费者也不敢去触及。而高消费的人群则需要更多的重度服务和私密性,需要更多的服务者和更成熟的团队,才会觉得花得值。其实一场婚事办下来,最耗精力的是宾客名单和邀约接待,以及礼尚往来习俗的筹备,这些往往占据了婚事筹办的主要时间,而婚礼只是小两口利用碎片时间在跟进的事情,白天还要上班呐,哪有那么多时间事事参与,选择有实力的婚庆公司就图一省心。

误区2:认为平台才能为消费者解决个性化的需求。

其实一场婚礼的决策人很多,新娘最上心参与,新郎少参与却有否决权,最终买单者是新郎的父母。于是人人都能说话,决策周期很长。但一场婚礼的核心意义并不是创新而是见证;对于长辈和宾客而言,衡量婚礼好坏的第一因素并不是个性而是面子。什么能让消费者觉得有面子?品牌!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县城的消费者喜欢市区的公司,许多土豪喜欢北上广的公司,知名品牌对于相应层次的客群总有更大的杀伤力,只要说出去就有面子。

误区3:有些去中介型的O2O认为首先应该消灭商家,将自己摆到商家的对立面。

其实你如果做一个市场调查,把个性等诸多因素让消费者排序,消费者100%首选的是“安全”。这可是一笔承担不起风险的交易,商家依靠的是团队作业,单量多说明被认可;而个人从业者单量稍多,首先,会被质疑服务精力能不能跟得上,会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不安全感。

其次,商家在竞争和团队培养的过程中,也在给人才进行宝贵的内训,通过大量实战给他们足够的经验沉淀,如果没有专业教育又没有了商家培育,独立业者从哪里获得专业技能学习?靠那些只会宣扬成功学的培训机构吗?

最后,没有一个新人能接受自己的婚礼搞砸,很多人为了安全主动放弃了未经执行验证的创新,宁可眼见为实。婚礼的客单价较高,独立业者根本无力承担风险责任;平台更不会为只存在弱关系的独立业者去承担责任,况且平台的回报也远不足以匹配风险。婚庆是高风险行业,没有事故标准只有客户心情,行话叫“操卖白粉心赚卖白菜钱”。消费者选择一个商家起码有门店有法人,开门做生意、资金有留存,能够承担风险责任,选择独立个体铺盖一卷去哪儿找人。

误区4:认为消灭信息不对称是让消费者花钱值。

这个更是一个伪命题,你花1999买新款小米值还是花3999买新款苹果值?

婚嫁行业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暴利,消费者要求有好的创意和品质,需要选择安全优质的供应商和原材料,以及堆入大量昂贵的人才团队作业,周期长人耗大。而中国的消费者并不愿意为创意、服务和知识产权等看不见的东西买单,这么庞大的无形成本如何分解呢?只能摊在执行成本里。

难道O2O平台认为让独立业者统筹供应商,能够获得比商家高频大宗采购更低的单价?只怕是消费者没少花钱却买到了更低的性价比。婚庆行业整合度太高,劳动密集型生产,采购交易频次巨大,其中的水深从业多年的商家都未必能吃透,何况业外人。哪家婚庆公司没有做过不赚钱甚至亏钱的单子?

基于以上几点,其实去中介型的O2O要存活本身非常困难。不可否认现在有些O2O的年营业额已经比单家中小婚庆公司要大一些,问题是大多少?成本呢?盈利呢?说好的增速呢?钱能烧多久?流量能估值多少?这些流量都没有价值,因为不会产生第二次消费!你同一时段的用户有多少?转换率有多高?从平台上过的流水(变现力)有多少…基于这些因素,基本上也就是钱烧完了融不到下一轮,或平台还不能自己盈利就死了。

渠道的价值,把钱给谁有区别?

导流型的O2O从某种意义上是“中介的中介”,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们并不妄图去颠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是去化更深刻层次的中介:渠道。如果说婚庆公司是厂商,那么传统的渠道是谁?自然是酒店和影楼,于是导流型O2O企图打断婚庆公司与传统渠道台面上下的交易纽带,成为一个新的渠道。

有人认为:“酒店是入口,互联网也是入口,把钱给谁有区别吗”?其实还真有几个区别:

区别1:导来导去,最后消费者和婚庆公司还是要去酒店办婚礼,酒店如果已和婚庆捆绑,平台的商家只能在自己的地盘做单,你给谁导流?

区别2:婚庆公司捆绑一家酒店,可以获得这家酒店的全部业务机会,如果接单能力不够,根本就消化不完,但起码业务来源很稳定了;而一个O2O平台不可能捆绑一家婚庆公司,你能提供多少业务机会给到每个平台商家呢?

如果我去年酒店业绩800万,有个平台愿意跟我签约保障我今年业绩1000万,业绩不足平台补贴,我一定甩掉酒店去签约;如果平台不能承诺补贴,婚庆公司放弃了酒店,预期不能兑现酒店又被人占去了怎么办?滴滴、Uber都补贴司机,而婚嫁O2O一样应该补贴给服务者而不是消费者,问题是…补贴得起吗?

区别3:很多婚庆公司现在面临的根本不是业务机会不够,而是接单能力不足或者成交率低下,从谈单到签单,很有可能成交率不到30%。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客户不够精准(星级酒店消费者还不一定都能精准,何况网络客源);其次与消费者之间没有强纽带,即缺乏有力的推荐关系,只有弱推荐或非唯一推荐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再次就是婚庆公司自身的实力或者团队负载力(产能)有问题,要么旺季档期撞场或排满没有人手接单,要么服务和产品跟不上,客户满意度低流失率高。

平台耗费大量资金烧用户,最后却被平台外的商家签了单,成本全部蒸发了;而婚庆公司跟丢酒店的单必定反思自己的经营问题,若常跟丢平台的单必定归罪于平台的客户质量(甚至质疑是托),网络客源质量低原本就是共识,一个用户还导给那么多家制造竞争,因此商家对平台的热情也不高,持可有可无的态度。

区别4:平台的用户多半来自百度、APP等各种入口。而婚庆公司本身也有官网、百度、公众号等各种入口,但为什么大部分人还是只关注渠道?

因为网络营销的转换效果太差了,大多会去上网折腾的客户本就存在不良心态,都是到处对比。举一个例子:一家婚庆公司每年在百度上花费3万,一个关键词平均成本4元,去掉重复点击也就是独立访问量不足七八千;而实际电话咨询量不到100,咨询后能够进店的不到二三十,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能够签单的不到三五个。那么平台只不过是替你把这些入口烧了,最终签单率不见得高到哪里去,自己烧还能够提高品牌展现,而平台却向消费者展现的是更多竞争对手。如果花钱砸酒店,只要酒店肯给到一定的政策支持,签单率至少在30%以上,捆绑得深的直逼100%。

区别5:有很多导流平台认为花了大成本烧用户,要把每个用户的价值转换出来,于是向婚庆公司要20%的佣金,这可比酒店的返佣高多了,真当婚庆公司都是暴利呢?我觉得5%以内的话还略有竞争力。

导流型的O2O,我觉得总体上模式比去中介型轻一些,但同样的通过互联网找服务的消费者,也不会只选择一个平台。现在各种获取消费者的渠道越来越多,所有人都盯着消费者,消费者更加被宠坏。当同一个消费者被各种渠道反复多次转卖的时候,其价值已经下降了不少。

而未来导流型O2O的价值在于:你是否具有开发独占性客户资源的能力,或者是否能将流量更快速地变现。若没有,你的资金回报效率也会非常低,最终也许就死在了烧钱上。

今天携“互联网+”和资本来到婚嫁业的颠覆者,或许也面临着被颠覆的命运。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况且传统和新商业模式之间为什么一定要是颠覆与被颠覆的关系呢?+互联网与被互联网+不可以并存乃至融合吗?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整理,来源:林崴;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捕获

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