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产业观察

40、60、80年代:不一样的婚礼形式,一样的幸福故事

婚礼自古就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过去的坐花轿、拜天地、拜高堂,到现在的车队迎亲、酒店宴客、亲戚朋友闹新房,婚礼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
比起过去的婚礼形式,坐花轿、拜天地、拜高堂等。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年轻人对于婚礼有了更多选择,空中婚礼、海底婚礼、集体婚礼、旅行结婚……

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演绎着不一样的爱情故事。对此,记者采访了不同年代的市民,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40年代两三桌客人的婚礼

出生于40年代的殷先华家住白桥场镇,回想起自己的婚礼,他感慨万千:“婚礼只有两三桌客人,那时双方的家庭条件都较差,一切从简是那个年代的风尚。”

订婚那天,两家人围桌而坐,桌上只有七八个菜,肉食仅有猪肉,而且素菜居多,两人互相交换一块红手帕,就算正式订婚了。结婚那天也只请了两三桌客人,男方拿出200元和一套红布衣服作为彩礼,整个过程十分简单。

回忆起当时结婚的情景,如今两鬓斑白的殷先华露出略带羞涩的笑容。他说,婚礼虽然办得简朴,但终身难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殷先华的孙子到了结婚年龄,但孙子的婚礼隆重得多。他说:“数万元彩礼不说,还要求有车、有房,甚至办宴席的场所都要选择高档酒店。”

“有多大碗就装多少饭。”殷先华说,结婚不是结给别人看的,日子是自己过的,所以一定要根据家庭条件,量力而行办婚礼。婚礼就是图个幸福快乐,两个人恩恩爱爱,家庭才能和和美美。

60年代简简单单的婚礼

近日,记者在赵家街道长安村采访了出生于60年代的赵吉琼,她回忆当年结婚的事还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婚礼虽然办得简朴,但日子过得悠长。”

“他比我大10岁,我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谈了一年才结婚。”赵吉琼说,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也没有通公路。

“我家在对面山的那一边,要翻过垭口,到这儿要走两个小时。”赵吉琼说,结婚那天接亲的来了,放了鞭炮,哥哥把她从房间里背到地坝,挑棉被、碗筷担子的人先走,她就跟在后面。

赵吉琼笑着说,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婚庆、乐队,因为家里经济拮据,也没有请吹鼓手。

“棉被、碗筷等由女方办,他就给我缝制了几套衣服,称了两块肉。”赵吉琼说,亲戚朋友和生产队的村民来参加婚礼,有送钱的,2元、5元不等;有办挑子的,送小菜、面条、谷子、豆腐、白糖、冰糖、白酒等。

赵吉琼说,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是过去结婚的“老三大件”,但她的婚礼一样都没有置办,简简单单就嫁了。如今,她和丈夫携手走过了35个年头,养育了3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

“那个年代的人思想传统,家庭责任感很重,选择了谁就跟谁过一辈子。”赵吉琼说,生活中吵架争嘴等不愉快的事儿无法避免,但他们的婚姻还算稳定。

90年代自行车上的婚礼

“我们通过自行车骑行活动相识,然后一起骑行到西藏,之后又举办了自行车婚礼,当时还有78名骑行队友参与迎亲,让我终身难忘。”提起自己的婚礼,90年代出生的唐定勇脸上露出了笑容。

婚礼当天,绿色的自行车扎上五彩浪漫的气球,透着清新与温暖,新颖独特的迎亲方式成了开州城区一道靓丽风景线。

唐定勇回忆,他结婚时是2月份,早上有点凉,还伴着小雨,78名自行车“发烧友”早早地来到了迎亲地点。他在大学期间就热衷于骑行运动,目前和妻子一起经营一家自行车专卖店。两人因共同的爱好相识相恋,经过两年相处,终于走进婚礼殿堂。

决定结婚后,采取什么形式举办婚礼呢?唐定勇一直在思考。“春节那段时间是结婚高峰期,加上城市道路车子多,我认为几十辆轿车迎亲就是给城市交通添堵,但老婆又是外地人,嫁过来之后不办一个隆重的婚礼觉得对不住她。”唐定勇说,因为夫妻两人都关注环保、热心公益,他们决定举办低碳环保的自行车婚礼。

“用自行车把媳妇娶回家,一样热闹、一样浪漫。”唐定勇说,自行车上的婚礼时尚、有个性,夫妻俩一直觉得这是一种特别值得推崇的理念,环保意识需要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转载,来源:开州日报 ;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微信底图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