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产业观察

8天长假4场婚礼,份子钱掏空钱包!

“不是在婚礼现场,就是在参加婚礼的路上”,这句话用来形容部分人的双节假期毫不夸张。网友吐槽:9月工资别乱花。

据@星视频 报道:中秋国庆小长假到来,又到了一年一度人们扎堆结婚的日子,婚礼请柬也是如期而至。记者通过“随礼 份子钱”等关键词搜索发现,众多网友发布对结婚随份子的苦恼。

一网友表示:自己一直秉持着同事吃饭随600,不吃饭随400,关系不好不通知的原则,国庆参加远房亲戚的婚礼,妈妈坚持让我随2000,并表示老家都是朋友2000,关系好的5000。我真的不理解,真的要给这么多吗?

10月2日,一个名为 #妈妈坚持让女子婚礼随2千# 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高达1.5亿,引来广大网友的讨论。

8天长假4场婚礼,单身狗的钱包被掏空

“不是在婚礼现场,就是在参加婚礼的路上”,这句话用来形容部分人的双节假期毫不夸张。

酒店礼堂,拖尾裙摆,新娘一步步走向新郎,坚定而美丽;鲜花置景,绿草茵茵,阳光洒落在新娘的头纱上熠熠生辉,一句“我愿意”亦如阳光般闪烁动人。

在一片热闹喧嚣之中,参加婚礼的人在一场又一场的婚礼之间奔波,礼金都送不过来。

“一个男性朋友800元,两个女性朋友1000元,一个同事大概500元”,来自湖北的李玫假期要参加四场婚礼,份子钱加起来3000元都打不住。

份子钱的规矩落到各地也大有不同,即便是同一个省份也能出现天差地别的情况。

在湖南长沙,朋友关系参加婚礼大约1000元左右封顶即可,但是同在湖南的张家界部分县市,朋友关系就已经是2000元打底,往上3200元、5000元数额不等。

除了高昂的礼金之外,入席之后还要再写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的茶钱(酒席时每位客人需额外再封一个茶钱红包给新人,茶钱金额写在单子置于桌上),关系亲近的给新人球球钱、拱门钱(在婚礼布置给新人增加气球、拱门等道具的费用,可署客人名字)等等。

林林总总,名目繁多,多去几场婚礼,一夜返贫不是梦。

但对于一些曾经关系不错、久未联系的朋友突然出现的婚礼邀约,或者是不太熟的同学、同事等婚宴,往往也让社会经验尚不丰富的年轻人手足无措,到底该不该给礼金,给多少才合适呢?

这样的苦恼,或许也是年轻一辈踏入社会逐渐成长的阶段性标志。

莫让份子钱成为负担

份子钱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习俗和传统,它的类型多元,可以是礼金,也可以是带有祝福寓意的礼品,是对新人的祝福。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份子钱就被固化为礼金本身,甚至用金钱与感情画上等号,钱少了是不重情的表现。

吃席本应该是很热闹尽兴的事情,是什么导致本应宾主尽欢的宴席,却最终成了随礼者的负担?

份子钱数额越来越高,但那份“人情”却可能很淡。随份子钱本是人情社会的互帮互助,而如今却被流动的纯粹关系“绑架”。

过去的人情社会是地方性的,宾主都是一个地方的熟人。但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如今的年轻人进入到大城市,接触到的人往往是关系一般的同事或者是社区的邻居,而这些群体的流动性很大,份子钱的“礼尚往来”可能最后只有礼往而没有礼来,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随份子的原因。

但可能出于面子,也可能出于一定的关系压力,在为接下来的日子如何过活而发愁苦恼的同时还是给出了份子钱。

节假日与喜宴的碰撞是双重喜庆,但扎堆的喜宴却使得年轻人钱闲尽失。年轻人喜欢吃席吗?答案是肯定的。

前不久,B站UP主日食记与新华网联合创作了《闽南婚宴》这一视频,婚宴的热闹、仪式的寓意以及满桌的美食都吸引着网友,不少人在感叹“好想感受一下”“外地人可以去福建吃席吗 感觉好热闹好好吃”“没结婚的闽南朋友 请抓紧认识我 我也想吃”……

但为什么年轻人却对扎堆的宴席表示出疲惫?一方面,扎堆办喜事让本是休闲的时间成了永远在赴宴的路上;另一方面,扎堆的喜宴也就意味着扎堆的份子钱,份子钱数额本身不低,扎堆的份子钱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笔大支出,可能会影响到之后一段时间的生活安排。

现在,逐渐变味的份子钱导致不少年轻人开始了“整顿份子钱”的行动。

礼金互免成为新潮流,去年十一假期,小陈(化名)办了婚礼,不少朋友给的红包扁扁的,里面只有一张“礼金互免卡”。这样的“红包”,小陈和老婆收了20多个。许多网友力赞其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说到底,随份子钱的习俗,如今早已脱离互帮互助的实用性,更多地是体现来宾和主人之间的情谊,成为礼仪的代表,那么,朝着礼仪化的方向演变,自然也不失为一种减轻人们钱包负担的好方向。在广东茂名,当地传统婚俗就有“红包撕个角,祝福就收到”的讲究,将交份子钱这一行为完全礼仪化。

随份子钱最首要的目的是感情和人情的联络,其次才是份子本身。但现在这样扎堆办喜事的现象,可能会造成“份子钱”的本末倒置。主人家宴请宾客参与宴席是为了热闹,为了对新人更多的祝福。

回到份子钱本身,“份子”其实就隐含着宾客们“凑”份子为新人们的幸福仪式添点心意。为新人精心挑选一个有意义的礼品、在婚宴上拿出绝活表演节目,或者只一句真心的祝福与关心,很多时候也足以表达自己的祝福。当“不随份子”逐渐成为一种约定,这种新的传统习俗会也一定会朝着更适合当代人们生活习惯的方向发展。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微博、时代财经APP、红网;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