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产业观察

吴莫言: 你不是在找一个主持人,而是需要一个懂你的好朋友

主持人不是一个在台上说话的婚礼工作者,而是带着新人信任走上舞台去的他们的好朋友。

吴莫言

梦享家联盟成员

Delicate Production工作室创始人

2017亚洲婚礼风尚盛典年度新锐主持人

在吴莫言看来,任何美好的结局,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一段感情是如此,一场婚礼也是一样的。

在十多年前的90年代末,婚礼主持人的需求与概念才初初呈现。那时候的婚礼主持人,是多为新人的好友或家中有电台电视台的语言工作者(电台播音,节目主持或记者)代劳。

逐渐,当它因为需求变大,从而真正成为一个专业而系统的职业之时,对于衡量一个婚礼主持人优质与否的标准,也便在这简短但却急速的职业发展史里,成为了一种无形对有形的演变。

那么现在的婚礼主持人想要做好,该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呢?

作为一个专业的婚礼主持人,这是吴莫言这些年和同行一起讨论的不变话题,亦是经常会被问及的深刻问题…

每个行业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都有着飞速的发展。正如自动档和涡轮增压再也无法成为汽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一样。早期的竞争一般都停留在对主持人普通话和声音的需求,只要是一个平翘舌可以读得清楚,声音还算好听的主持人,在过去的年代就一定会被新人喜欢。

但现在,新郎新娘都集中在90-95年不等,这样年龄段的年轻人基本都接受过完整体系的高等教育,甚至不少比例的一部分都有过留学经历,所以只是以普通话的标准做衡量,已然不能成为对于一个优秀主持人的标准了。

那么,是语言?

很多人说,用自然且没有刻意记背台词痕迹的语言,结合现场的情况与新人的真实经历去诉说整场婚礼,将氛围营造得自然又温馨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标准。

的确,对于一个拿着话筒并需要调控整场婚礼的主持人来说,这样的要求,本质是在关乎主持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考验一个主持人是否有内涵的标准。

但,只单单以语言表达能力判断一个主持人的水平,在吴莫言看来似乎又不尽全面。

或者,是服务?

在如今的婚礼现场中,带着五六名甚至更多工作人员浩浩荡荡出现在婚礼现场的主持人并不在少数。但这些人都用来干什么的?新人真的愿意被那么多人围着吗?

不可厚非,在越来越注重感受的现今,专业度的体现其实往往都涵盖着职能与服务的叠加与精益求精。

但究竟什么是服务?又或者服务就是依靠大数量的工作人员所营造的隆重感吗?

对于此,吴莫言的理解更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陪伴。从婚礼筹备开始到圆满礼成的这一段时间,是婚礼主持人能够诠释好一场婚礼的时间基础最大值,但这个时间却往往都被大量主持人用一些所谓的基础沟通所占满。

从业这几年,吴莫言见过20年的夫妻最终分开,也见过相爱1年结婚走完一辈子的爱侣。从陌生—接触—了解—磨合—交心,这是人与人相交的一个必然过程,爱情友情是如此,婚礼主持人感受身受的陪伴亦是如此。

你和他们共同经历的,便是你能给予新人最大的情感呈现与回馈。

早在2016年我们对吴莫言的采访中,他就说过,自从调整了价格,下降了单量,他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客人的沟通和交流身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去做出一些对新人了解以后的阐述和判断。

所以这些年,吴莫言一直在做的,是在和新郎新娘通过足够的沟通中,了解他们之间这一相交的过程,并将之在婚礼上表达与升华。

同样,也是在沟通中让自己与他们的关系能更好地维护在了解甚至交心的状态。

这种感觉就像是,说故事的人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故事的本身,更多的是需要明白故事背后的深刻与寓意。

作为一个婚礼主持人,吴莫言一直都在说,形式化的沟通一些婚礼基本细节,远不如走心新人的内心让他们相信你来得更重要。

当信任产生时,他们可以说出那些想说但却不知道怎么说的话,做出自己想去做但婚礼那天却没时间去做的事,而这些都是新人们愿意将人生大事信任的放手交付给你的一种底气与支持。

他说,主持人不是一个在台上说话的婚礼工作者。而是带着新人信任走上舞台去的他们的好朋友。懂得比付出更加重要!

他叫吴莫言,

他是梦享家联盟成员

Delicate Production工作室创始人

他是一名婚礼主持人,

更是一个愿意去懂你的朋友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转载,来源: weddingvogue婚礼风尚;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