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产业观察

768万对!2023年全国结婚数据出炉

据民政部统计,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768万对,同比上涨了约12.4%;离婚登记数为259.3万对,减少了28.6万对。

3月15日,民政部网站公布了《2023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据官方统计,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768.0万对,离婚登记数为259.3万对。

记者注意到,2022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683.5万对,办理离婚登记287.9万对。相较而言,全国结婚登记数止跌回升,增加了84.5万对,上涨了约12.4%;离婚登记数则减少了28.6万对,下降了约9.9%。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较2022年同期增加24.5万对,离婚登记数同比增加33万对。这也意味着,在2023年第四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同比增加60万对,离婚登记数则同比减少61.6万对。

此前,全国结婚登记数已持续下跌多年。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据为1346.9万对,在2014年开始逐年下降,后于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为763.6万对,跌破800万对大关。

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婚姻家庭状况的新趋势。结婚登记数的回升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政策环境的优化以及个人婚恋观念的转变等。

结婚人数止跌回升,婚礼消费持续升级

2023年登记结婚人数回升的一项重要原因是受疫情和“无春日”影响,疫情三年的婚庆需求集中爆发,加上民间盛传的2024年“无春日”不宜结婚。

但这小幅增长也是在连续8年登记人数下降的低基数环境下实现的。

想想在网络上、年轻人中普遍蔓延的“恐婚”思潮,结婚登记人数要想快速扭转跌势,强势“V”型反弹,恐怕不太现实。

但是婚礼消费依旧在持续上涨。

2023年的十一结婚旺季,新人们抢占国庆档。有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全国婚庆的涨价幅度在10%-15%。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人们经历了“财力与速度”的抢夺,从婚礼策划师和婚宴场地等档期的预约,还有优秀婚摄、化妆师、摄影摄像等环节加价预约。

婚博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人平均婚礼花费在12~30万之间不等,其中杭州新人婚礼花费在25~30万之间,北京、上海平均婚礼费用是20万~30万,武汉新人婚礼花费相对较低,在12~15万之间。

但是,与此同时,区别于以前三五十桌的大场面,现在的新人们的婚宴更加趋向于“小而精”。北京、上海8-15桌,广州、武汉15-20桌,杭州、成都、南京20-25桌成为主流。

美团用户调研数据也显示,备婚人群人均购买的项目数,从2020年的8.4增长至2023年的8.8,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订婚策划、求婚策划和跟拍为主要增加的新服务。

“婚庆经济”的火热景象,是这届年轻人追求的浪漫与仪式感所驱动的。对于年轻人来说,结婚不只是一次单纯的消费行为,更是自我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表达。

存量竞争中,寻找转机

成功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婚礼服务,是通过奢华和高消费来呈现的。这也将会影响高线城市婚礼策划品牌和工作室不断向高端化、精品化发展,也更容易整合多方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下沉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消费潜力。

面向下沉市场打造品牌影响力、探索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套利是大型婚庆企业的破局之路。

下沉的打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城郊农村,下大手笔建婚礼堂,比如天津墅外桃源婚礼主题公园,借助当地政府支持,改造小镇,打造专门的婚礼堂基地,依托农村的地价优势和山清水秀,吸引新人慕名前来举办婚礼,这条路本质还是用更高的性价比,抢夺大城市的存量市场。

第二种则是瞄准四五线小城,围绕这里的价值“洼地”,将一线市场的消费理念、婚礼玩法输出至县城区域,利用小城居民普片存在的攀比心里,打开市场。利用小城的地价人工优势,在场地、策划、拍摄等环节进一步寻找利润空间。

在任何一个行业,产业链越长就越需要聚焦全产业链合作,创造更高的赚钱效率。如今,除与婚礼直接相关的核心产业外,新人对婚礼的重视,以及优质、低价、省心的消费需求,也在推动汽车、家具、装修、出游、健身和医美等60多个关联行业逐步形成紧密的婚庆产业链。

或许年轻人们未来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去思考要不要结婚的问题,

但对于结婚行业的商家们而言,在存量竞争中挖掘新的增长点,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整理;来源:民政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