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产业观察

内蒙古一地立法“叫停”份子钱

内蒙古发布公告称,推行婚事新办,倡导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旅行婚礼等新形式,婚仪从简、婚宴从俭,反对大操大办、攀比礼金。

8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称,《通辽市移风易俗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十五条指出:倡导满月、庆生、祝寿、升学、入伍、建房、乔迁、开业等余事内办。反对余事大操大办,借机收受礼金。

网民热议《条例》建议“立法”全覆盖

“从孩子呱呱坠地就开始庆贺了,百岁宴、三岁生日宴、十二岁圆锁宴,考上大学、老人寿宴也要庆贺,每个宴会都不能空手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市民张先生掰着手指头细数着“巧立名目”的众多宴会。张先生表示深恶痛绝,特别是结婚庆典大操大办,礼金近年来水涨船高,三五百拿不出手,随礼多了工资收入顶不上,“份子钱猛于虎”,应该从源头上倡导治理了。

内蒙古通辽市即将施行的《条例》第十条指出:推行婚事新办,倡导不要彩礼、不要嫁妆和自创家业的新型婚恋观。倡导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旅行婚礼等新形式,婚仪从简、婚宴从俭,订婚不操办。反对大操大办、攀比礼金。

对此,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王女士表示“双手赞成”。王女士“对号入座”告诉记者,《条例》第十条里提及了婚仪从简、婚宴从俭,订婚不操办,而订婚宴在托克托县部分农村“愈办愈烈”。王女士认为,订婚宴完全是一种陋习,目的性不纯。

网友热议(央广网发图片来源网络)

一纸公告激发网友猛烈讨论。《条例》第十条提出:推行婚事新办。倡导不要彩礼、不要嫁妆和自创家业的新型婚恋观。对此,部分“深闺待嫁”的网友认为“多管闲事”。“彩礼名义是下聘礼,实则就是给小两口过日子的启动资金。”网友“时间走过巷尾”观点鲜明:“哥哥结婚,嫂子家要了6.8万元彩礼,婚后都带回来贴补家用了”,将心比心,不能一棒子打死。

“卡在未来岳父身上了,要求买房买车,再一次性支付8.8万彩礼钱,用于小舅子将来娶媳妇。”谈及恋爱两年仍不能完婚,网友“孤独的行走”哭笑不得,目前正在和未来岳父叫板当“上门女婿”。更多网友则一致呼吁:“通辽市开了个好头,内蒙古西部盟市彩礼也很重,建议向东部盟市通辽市看齐尽快立法”。

走访中,大部分通辽市民对即将实施的《条例》表示理解和支持。“幸福都是小两口奋斗出来的,要摒弃父啃女彩礼的想法。”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姑娘马上就要出嫁了,很多人戏称姑娘是招商银行,其实彩礼本质就是无息存款。孩子们有困难,双方父母肯定不能袖手旁观,小两口白头偕老幸福美满就是最大的彩礼。所以就做了个“顺水亲情”,没有和男方家要彩礼,两家人皆大欢喜。

专家解读《条例》开出良方

“高价彩礼”长期存在,且较难统计监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研究员李佐军曾经采用大数据方法对“高价彩礼”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全国各地收取彩礼的婚姻占比图(央广网发图片来源网络)

大数据分析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约有超过79%的婚姻收取彩礼。收取彩礼金额较大,大数据分析显示,“10万元”在所有彩礼金额中出现频率最高,综合看,当前彩礼的全国均值约为7万元,浙江以约22万的平均值高居第一,福建、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处在“较高”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新丽副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条例》的批准和实施,将为有效遏制高价彩礼、有效治理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持续弘扬新风正气,起到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

陈新丽介绍,“高价彩礼”,甚至“天价彩礼”,对于内蒙古大多农牧民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甚至不少家庭因此债台高筑,因婚致贫。天价彩礼的出现,导致一部分人的择偶标准掺杂了过多的物质利益。这不仅恶化了社会风气,挑战了公序良俗,更成为了婚姻不稳定的因素。有些还会成为婚姻破裂的导火索,矛盾激化升级,最终离婚。

除此之外,一些家庭因筹集彩礼而大肆举债,甚至选择了高利贷,更有甚者出现过因此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天价彩礼,已经成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对于地方如何有效执行《条例》,陈新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落实、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文明格局。

市、旗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专项经费保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移风易俗相关工作,让《条例》落地见效。也要做好宣传工作,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努力增加婚俗文化产品和基本服务供给,推动婚俗新风向上向善,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据了解,早在2020年5月,民政部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试点地区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其中内蒙古三地列入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央广网;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相关文章
  •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