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产业观察

不止彩礼高!农村结婚负担到底有多大?

除了彩礼高,结婚还需负担上车礼、房子、车子、三金、婚庆公司等费用,结婚成本日益走高,至少也需要60万元以上。

当前,华北农村家庭“婚姻负担”问题日益突出,广大群众反映强烈:“娶个媳妇是钱买的,生个孩子是爷奶的。”

近日,笔者及所在研究团队同仁在华北H县农村调研,期间当地村民多次提及并强烈反映了当地农村家庭适婚男性“结婚负担”问题以及当地日益突出的大龄未婚男性“结婚难”问题。现结合笔者调研情况,对当地农村家庭婚姻负担问题做出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简要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华北H县农村家庭婚姻负担到底有多大

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地普通家庭如果有儿子需要结婚,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流程以及做好以下准备:

1、“订婚”: 一般安排在男女双方通过相亲介绍之后,在彼此满意的基础上,双方家庭以及家族主要男性成员,在媒人的见证下,由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支付彩礼,把双方婚事初步定下来。据悉,2012年前后,当地彩礼价格还是“万里挑一”,目前当地彩礼价格已上涨至10万元以上,一般是15.8万元、16.8万元,偏远的乡镇也有18.8万元的,基本规律是:地方越偏远,彩礼价格越高;家庭条件越差,彩礼越高;兄弟越多,彩礼越高。因此当地也有“两个儿子哭一场”的说法。

2、“看好”: 订婚之后,当地农村社会紧接着会有一个仪式流程,叫做“看好”,即男女双方家庭根据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等商定具体结婚日期。一般需要男方家庭带上烟酒等礼品,同时备上看好礼金到女方家去。当地看好礼金目前一般是两三万,也有四五万的,烟酒等礼品讲究“成双不落单”,烟目前一般送两条硬中华,酒也不能差,外加其他成箱礼品,加总起来也要上万元。据悉,目前当地一般不看“过年好”,意指从订婚到看好时间间隔比较短,主要考虑是:一是来回走动经济成本较高,二是青年男女大都在外打工,不及时订下来变数较大。

3、“走亲戚”: “看好”之后,到过年结婚之前,一般中间还间隔了大半年,当地流行在麦罢(麦收)之后或中秋前几天走亲戚,一般是由男方带上礼品到女方家去。由于是第一次正式登门走亲戚,男方家一般特别重视,生怕让女方、女方家人以及同村村民等讲“闲话”(意指负面评价),因此礼品要可以充分显示出男方及其家庭的诚意。除了必备的成双的烟酒,其他礼品少则十几箱,多则二三十箱,总价值同样上万元。在当地的社会评价体系中,礼品越多,显得男方越大方,越能代表男方对女方的重视程度。

4、“上车礼”: 结婚当天,男方婚车前来迎接新娘时,在新娘上车之前,当地有一个环节叫做“上车礼”,由男方向女方家庭支付,这个价格目前至少上万元,也有6.6万元的,具体不等,但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5、“房子”: 当地从2008年以来,已经流行建造两层半的楼房结婚,目前当地建房两层半的清水房需要约35万元,加上必要的装修,需要40万-50万元;从2012年以来,当地逐渐流行到县城买房,买120-140平方米的大三居较多,目前当地县城房价每平方米在6000元左右,外加基本装修,每套房需要80万-100万元。对当地农村家庭儿子结婚而言,进城买房不是必须的,但买房会让儿子在当地婚恋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因此,也有不少农村家庭为了儿子结婚而进城买房的。

6、“车子”: 随着当地婚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当地农村家庭开始买车,一般也需要10万元、甚至更多,有了车子,同样会让自己孩子在本地婚姻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学车、买车,逐渐成为当地适婚男青年找对象时的基本配置之一。

7、“三金”或“五金”: 戒指、项链、手镯、耳环等,加总起来同样需要一两万元、甚至更多。

8、“婚庆公司”: 近年来,当地农村家庭不论在老家办酒,还是进城办酒,请婚庆公司成了标配,有专业的舞台布置、有经验丰富的主持人、有大体一致的结婚流程,还有专门的摄影、摄像,整个流程走下来,费用一般也在1-2万元。

从以上梳理来看,当地农村家庭结婚一事有以下特点:一是仪式流程传统完整;二是具备统一标准,社会规定性强,甚至具有一定的社会展演性;三是结婚成本较高,远超出当地普通家庭积累能力。

订婚、看好、走亲戚、上车礼、房子、车子、三金等各项费用计算下来,我们按照最低标准计算,对当地当前普通农村家庭而言,娶一个媳妇至少也需要60万元以上。

因此,当地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娶个媳妇是钱买的,生个孩子是爷奶的!”意指当地农村家庭结婚花费较大,作为中老年父母,不仅要操心儿子的婚事,而且将来还要操孙子、孙女的心!值得一提的是,婚姻负担轻重问题,需要结合当地家庭一般收入水平来看。就华北农村家庭而言,本地县域范围内二三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机会有限,一般中青年人多外出打工,打工经济发达,多获得全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一般工资收入,每人每月4000-5000元,主要依靠加班加点、勤扒苦做和省吃俭用;中老年人多种地,以传统粮食作物为主,顺便打一些零工,收入来源有限。

在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每年收入有限、积累不多的情况下,仅婚姻成本一项(60万元以上),无疑是一项沉重的家庭负担。

二、华北农村家庭婚姻负担的成因及其影响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已经形成的条件下,为什么华北农村家庭婚姻负担问题却较为突出?这一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同属中西部农村地区,相比川渝一带农村,华北农村家庭婚姻负担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一是从“人口结构”上看, 当地适婚人口结构失衡问题突出,除了由于打工经济兴起和城镇化进程开启后的少数女性资源外流外,适婚女性资源短缺主要产生自当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激烈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当时男孩偏好强烈,性别筛选普遍,导致男多女少,反映到当前阶段,据说每个自然村都有十多位大龄未婚男性,这是讨论当地婚恋问题绕不过去的重要人口学基础。

二是从“地方社会文化”上看, 当地父母人生任务感强烈,为儿子张罗结婚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任务,介入子女婚姻大事具有天然合法性基础,加之当地人比较注重村庄社会评价,儿子不成家,地方社会会将责任归咎于父母,认为是“当父母的没本事”,因此,父母介入子代婚姻的动力更强。在这一地方社会文化影响下,父母主导的传统相亲婚恋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为规避自家孩子沦为光棍的风险,父母会积极介入、甚至主导子代婚恋实践,因此订婚、看好、上车礼等传统婚恋仪式流程保存得比较完整,而且在日趋激烈的本地婚姻市场竞争中,除了重视男方身高、长相、性格、能力等个体性因素外,男方家庭支付能力成为女方重要考量内容,且每一个环节均需要投入越来越高的竞争成本,集中体现在逐年走高的“高额彩礼”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较注重社会评价、社会展演性较强的当地社会,适婚女性及其家庭本身也会积极和其他同龄人比较,婚姻要价就高不就低,否则就会感觉“低人一等”、“没有面子”。因此,以彩礼为主要载体的婚姻成本逐渐走高,成为当地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沉重的负担。

目前的问题是,在本地婚姻市场上,适婚女性天然短缺,每个村庄势必会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的大龄未婚男性被“剩下”,这必将转化为其父母心头沉重的精神压力。其二,因为女性短缺,目前的情况是,离婚的女性也不愁嫁,大家对待离婚行为,逐渐实现了去道德化的社会评价,这一转变势必进一步加剧当地婚姻的不稳定性,即“大不了离婚”。

当地近十年的婚姻登记情况,参见表1:

资料来源:由华北H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提供。注:2021年数据来源截至2021年9月20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离婚率一路走高。

同时,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在当地适婚人口结构天然失衡的大背景下,父母主导的相亲介绍婚恋模式下,有不少适婚男性由于“嘴巴笨”、“性格老实”、“不会讨女孩子喜欢”等原因而走向大龄未婚、甚至光棍,目前他们并不着急结婚,只是父母比较着急。但假以时日,等他们有了强烈的家庭生活诉求,是否会导致其产生反社会心理和行为,尚且是一个未知数,值得持续关注。

三、对策建议

在青年男女适婚人口结构相对失衡的大背景下,也就意味着势必会有一部分适婚男性最终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剩男”。

笔者认为,解决思路在于: 以现代自由恋爱婚恋模式,逐步替代掉传统相亲介绍婚恋模式,为更多的适婚青年男女提供更多的婚恋机会和更佳的婚恋体验,同时可有效降低婚恋成本和解决农村家庭婚姻负担问题。

一是自由恋爱以两情相悦为底色,天然匹配低额彩礼,婚姻成本不高,父母压力不大; 二是自由恋爱主要是青年男女自己主导婚恋过程,婚恋成败责任主要在男女双方自身,也就难以将责任归咎到父母、乃至社会身上; 三是自由恋爱将为适婚男女提供更充分的婚恋机会和更多的婚前互动,婚恋体验更好,感情基础更加牢靠,也有利于增进婚姻稳定性,较大改善适婚青年男女婚恋主观感受。

基于此,面对日益严重的华北农村家庭婚姻负担问题,笔者的对策建议是:通过广泛宣传和氛围营造,尽快转变广大干部群众婚恋观念,高额彩礼买不来人生幸福;同时多组织开展面向适婚青年男女的交友活动,以现代自由恋爱婚恋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相亲介绍婚恋模式,通过自由恋爱,将婚姻负担问题逐步消化解决掉。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澎湃新闻;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