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产业观察

七夕扎堆结婚,个性化、高品质婚礼成新人们首选

截止9月1日,北京市七夕领证人数2437对,同比增长85%。但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结婚人数,自2013的小高峰后呈逐年递减的状况。

有人说:“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而今年七月初七的民政局更是弥漫着甜蜜的味道。七夕,历年新人扎堆领证的好日子,截止发稿前全市领证人数已达2437对,相比去年七夕同比上涨了85%,为民政局带来一轮忙碌幸福的小高峰。

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今年七夕领证的人数比去年多,但较前几年却下降了不少。为此记者查询了近五年的全国结婚人口数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结婚人数,自2013年到达一个小高峰1436.5万对之后,已经逐年递减到了2016年的1132.8万对。仅16年就比15年下降了7.5个百分点。

2012-2016全国结婚人数

2012-2017第一季度北京结婚人数

那么,结婚人数的下降是否会对婚嫁市场的交易额产生影响呢?记者走访了全球最大一站式结婚采购平台中国婚博会的结婚消费数据统计中心,据了解,中国婚博会北京站每年覆盖北京80%以上的结婚人群,仅从近两年看,其15年年交易额31.7亿元,16年年交易额30.9亿元,仅下降了2.5个百分点。对比结婚人口数据的大幅下滑,其平台人均交易额可谓不降反升。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呢?我们继续寻找答案。

只结有新意的婚个性加持只为唤醒爱情仪式感

我国的合法结婚年龄为男22岁女20岁,也就是说95年之前出生的男性与97年之前出生的女性均已达到合法结婚年龄。做为新一代的结婚主力,他们显然不认同父辈及80后“前辈们”对于结婚的“古板“、”老旧”经验,追求个性化的需求仿佛成了天生的本能。同时他们对于婚礼的意义有了更新的看法,不再认同婚礼只是一场人情、亲情与爱情的流程化“集合”,而是上升到对爱情的证明与肯定。从“被办婚礼”过渡到“要办婚礼”的心态更代表了新一代对爱情的鲜明态度,同时也对婚礼有了更高的品质要求,更加重视仪式感对整个婚期的覆盖。

这一系列态度的变化对婚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记者从中国婚博会相关数据发现,2012-2017年间所有婚嫁行业,包括婚纱摄影、婚庆服务、喜宴酒店、珠宝首饰、婚纱礼服、蜜月旅游、新娘美容、结婚用品……等无论是形式还是价格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婚纱摄影从最初的流水线式生产逐渐转变为风格多样的定制化拍摄与一对一服务,从“棚拍”到“外拍”、“街拍”,从“本地拍”到一次旅行就能一次完成拍婚照+蜜月+婚礼的“旅拍”,足迹从室内到室外、从本地到外地、从国内到全球,越来越受年轻消费族群的喜爱。婚庆则摒弃了相对固化的套系销售,转而提供半定制、全定制婚礼策划和服务,策划师地位日渐重要,通过他的策划几乎可以满足结婚新人对婚礼的各种遐想和需求。用户对婚礼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但要有创意、有意思,还对细节和品质有要求。在对婚宴场地的选择上,除了大家熟悉的社会餐饮和星级酒店,一种专为婚礼设计建造的一站式婚礼会所异军突起,以一站式、一对一管家式、场地多样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受到追捧。总之,新人越来越注重婚礼的个性、创意和品质,行业也会因此为了迎合新人的需求必须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筹婚成本有所提升有品质保障大平台更受青睐

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婚礼花费自然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对于90后新人来说,相对于价格优先,更愿意选择有品质、有保证的婚礼,哪怕价格更高。这一点从中国婚博会结婚消费数据统计中心的各行业消费均价上也能有所反映。

对比12年和17年的几项核心婚礼花费我们可以看到,婚纱摄影上浮了34%,婚宴酒店上浮了94%,婚庆上浮了33%,珠宝首饰上浮了22%,女士婚纱上浮了33%,男士礼服上浮了25%,婚礼百货上浮了19%。

用户对品质要求的提升,意味着对品牌、平台的要求也更高。作为一家拥有12年历史的婚嫁“航母级”平台,中国婚博会这样的金字招牌受结婚消费者的青睐也就显得更加理所当然了。据悉,北京秋季中国婚博会将于本周末9月2-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准备筹婚的新人们可以登录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进行免费索票。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转载,来源:东方网;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微信底图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